USDT(泰达币)作为一种稳定币,常被用于加密货币交易中的价值转换,部分人试图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但这一行为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存在明确的违法风险。
从法律定性来看,我国已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列为非法金融活动。USDT 属于虚拟货币范畴,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其兑换、交易等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根据 2021 年央行等十部门发布的通知,任何为客户提供 USDT 买卖中介服务、赚取差价的行为,都可能涉嫌非法经营;个人参与此类交易,若涉及资金规模较大或情节严重,还可能触犯刑法。
司法实践中,多地法院已对买卖 USDT 赚差价的行为作出违法认定。例如,某案例中,行为人通过 “火币”“币安” 等平台低买 USDT,再通过社交软件高价卖给他人,累计交易金额达数百万元。法院审理认为,其行为实质是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流通渠道,扰乱金融秩序,最终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有案例显示,部分人在买卖 USDT 时,因资金涉及诈骗、赌博等非法来源,被认定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面临刑事处罚。
USDT 的跨境特性加剧了法律风险。多数 USDT 交易依赖境外平台完成,资金流向难以监管,容易成为洗钱、跨境资金转移的工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个人若明知资金来源非法仍参与 USDT 交易,即使主观上以 “赚差价” 为目的,也可能被认定为协助洗钱,面临没收违法所得、刑事责任等后果。
此外,买卖 USDT 赚差价的行为还存在民事风险。由于虚拟货币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若交易中出现平台跑路、资金冻结、诈骗等问题,投资者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损失。近年来,多地警方通报的 “USDT 诈骗案” 中,受害者因轻信 “低买高卖” 的诱惑,向陌生账户转账后被拉黑,最终血本无归。
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禁止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炒作活动,买卖 USDT 赚差价的行为,无论规模大小,都与现行法律相悖。投资者应远离此类活动,选择合法的投资渠道,避免因一时贪念陷入法律困境和财产损失。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