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币自 2019 年推出,凭借手机 “零成本挖矿” 的独特模式,吸引超 7000 万用户参与,成为加密货币领域备受瞩目的项目。进入 2025 年,Pi 币主网开放交易后,其官方动态与市场表现紧密相连,一举一动皆受关注。
从主网架构看,官方动作引发争议。区块链浏览器 Piscan.io 数据显示,当前主网仅 3 个由 Pi Core Team(PCT)直接控制的超级节点,负责全网交易验证与区块生成,节点准入机制、硬件标准及治理规则未公开,疑似采用类 DPoS 机制但节点选举由官方把控,与比特币、以太坊等成熟区块链形成强烈反差,被社群批评为 “披着区块链外衣的中心化数据库”。虽 PCT 宣称将 40 个节点设为 “观察状态”,但不透明性仍导致市场信心溃散,PI 币价从 2 月底 3 美元高点暴跌至如今不足 1 美元,市值蒸发近七成。
交易层面,Pi 币在合规进程与流动性上面临阻碍。2 月底币安发起的 PI 上架投票获 85% 支持率,可截至目前仍未正式上线,市场猜测或与 Pi Network 未公开节点代码审计报告有关。同时,OKX 等交易所的 PI/USDT 交易对日成交量已萎缩至 120 万美元,流动性危机凸显。部分社群转向去中心化交易平台,XBIT 链上数据显示,3 月以来通过跨链桥转入 DEX 的 PI 代币量增长 37%,可 PCT 尚未公布与任何 DEX 的官方合作计划,PI 币陷入 “CEX 流动性不足、DEX 缺乏深度” 的双重困境。
再看应用生态,Pi 币官方虽一直强调构建完整的应用和服务生态系统,可现实进展缓慢。目前,Pi 币真正的实用场景稀少,仅能在小型社区运营的市场和试点项目中使用,距离成为广泛流通的支付手段或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缺乏实际应用支撑,使得 Pi 币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价值支撑,更多依赖市场投机情绪波动。
面对诸多困境,Pi 币若想重塑市场信心,官方需在多方面发力。首先,提升项目透明度,开源代码、公开超级节点运作细节并引入外部审计,明确代币经济学细分、解锁时间表、销毁机制等关键信息。其次,加速应用生态建设,与开发者合作,推出更多基于 Pi 币的实用应用,赋予其实际价值。最后,积极推动在主流交易所上市,拓宽交易渠道,增强流动性。只有如此,Pi 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加密货币市场中,摆脱当前困境,实现价值回归与可持续发展。但在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Pi 币官方的改革举措能否见效,仍需时间检验,投资者也应保持谨慎,密切关注官方动态与市场变化。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