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热度飙升,比特币、以太坊等各类虚拟货币成为热门话题,“炒币” 行为也随之愈发普遍。许多人心中不禁产生疑问:炒币在中国违法吗?
在中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像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因具有非货币当局发行、使用加密技术及分布式账户或类似技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等特点,不具备法偿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均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擅自公开发行证券、非法经营期货业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若开展相关非法金融活动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即便参与者仅进行个人投资交易,也存在法律风险。若相关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相关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此引发的损失需自行承担;若涉嫌破坏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将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
从实际案例来看,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容易滋生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虚拟货币交易的隐蔽性和监管难度,从事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如一些诈骗团伙搭建虚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诱导投资者入局,通过操纵价格、限制提现等手段,骗取投资者钱财。
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也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账户开立、资金划转和清算结算等服务,不得将虚拟货币纳入抵质押品范围,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虚拟货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一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需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由此可见,在中国,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面临诸多法律风险,无论是直接的炒币行为,还是与之相关的业务活动,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保障自身财产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
从新手到专家,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